期刊简介

  《食品与健康》(月刊)创刊于1989年,由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

  《食品与健康》是一份追求文化品位的套餐,它具有超前聚集之大卫生观;拥有科学健康的权威视角;它是饮食文化的品位享受;它是家庭必备之良师益友。《食品与健康》杂志是一本倡导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科普期刊。

  《食品与健康》杂志连续多年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

出版部门: 《食品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013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88/R

邮发代号: 6-4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食品与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食品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
  • 国际刊号:1004-0137
  • 国内刊号:12-118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食品与健康杂志2015年第7期文章
  • 豫西名片“大营麻花”

    豫西名小吃“大营麻花”是我喜爱的吃食之一,每次到中原出差,必买些大营麻花,一为过馋瘾,二为带给亲朋作礼物。在我看来,大营麻花从餐饮文化的角度来说,就是豫西的一张名片。......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 07

  • 域外厨神老雷

    在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我国海外首条时速360公里的高铁--沙特麦麦高铁项目部,没有人不知道厨师雷崇全。品尝过他手艺的人,都说老雷烹饪技术好,厨艺精湛,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并雅称他为麦麦高铁的“厨神”。......

    作者:伍振;王文军 刊期: 2015- 07

  • 智斗黄鳝

    黄鳝,又叫鳝鱼、长鱼,与甲鱼、泥鳅、乌龟并称为“四大河鲜”。黄鳝长年生活在池塘、沟渠、稻田田埂边。在我的老家江苏如皋,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喜爱抓黄鳝,捕捉的方法多极了,用钩子钓、用笼子捕,斗智斗勇得来的美食,至今想来仍余味无穷。......

    作者:吴建 刊期: 2015- 07

  • 庄稼情思

    离开东北老家整整二十个春秋了。但至今,我仍会在梦中被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紧拥,在波涛般汹涌的绿色海洋,我看到了庄稼在田野里自由奔放的集体舞蹈,我嗅到了田野深处涌来的粮食的芬芳。......

    作者:西风 刊期: 2015- 07

  • 爱上茶叶罐

    茶是中国人的爱。近来,与茶文化相关的种种旧物悄然在民间收藏中升温,其速度甚至有些超过了雨后春草。随着古韵悠然的茶叶不断成为拍卖场的新贵,与茶形影相伴的茶叶罐的市场走势也逐步上扬,不时闪现亮点。我的母亲一辈子喜欢喝茶,古稀之年的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家里旧存的一个马口铁茶罐竟然比2斤“明前龙井”还金贵。......

    作者:由国庆 刊期: 2015- 07

  • 强迫症就在你我身边

    提起强迫症,您可能并不陌生,但又觉得这种精神疾病离自己很遥远。但研究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和过度的压力导致具有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为3%。......

    作者:刘庆贺 刊期: 2015- 07

  • 不靠谱的保鲜膜减肥法

    今年25岁的秦女士是一名白领,跟许多年轻爱美的姑娘一样,追求苗条的身材,一直努力地减肥。近,她从朋友那听说,包保鲜膜可以大量排汗,能排毒减肥,于是下班后马上到超市买了一卷平时厨房用的保鲜膜。回到家后,她把膜包在大腿上,然后穿上厚实的运动裤跳减肥操。现在正是夏天,不到5分钟,保鲜膜上便附满了水滴,过了10分钟,保鲜膜便粘不紧了。秦女士觉得这么短时间排了那么多汗水,这个方法真是既快速又有效。于是,接下......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5- 07

  • 小妙招帮您减食量

    避免吃过量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让自己过度饥饿。例如,外出赴宴之前先在家吃些以蔬菜水果为主的食物,因为在外用餐不易自我掌控,事前以健康的蔬菜水果垫底,可免于过度饥饿而暴饮暴食。......

    作者:陶诗秀 刊期: 2015- 07

  • 草莓致癌是真的吗?

    今年4月底,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播出了一组有关草莓的报道,称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了8份草莓,均检出农药乙草胺。而美国已将乙草胺列为B2类致癌物,如长期食用乙草胺残留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癌症。......

    作者:段梅红 刊期: 2015- 07

  • 糖尿病患者不必『谈粥色变』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注重合理饮食,以防血糖升高,其中包括尽量吃干的食物,不吃粥等稀食。从理论上讲,粥由于加热时间较长,淀粉易于分解为葡萄糖,从而比干的食物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就一定要“告别”粥呢?糖尿病伴有胃病者或者消化功能不良的老人需要吃粥者又该怎么办呢?......

    作者:邬时民 刊期: 2015- 07